找到相关内容48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建文帝下落三说考述

    传之京师,有司皆以王礼见。比至,入居大内,以寿终,葬西山,不封不树。帝尝赋诗云‘牢落西南四十秋,萧萧白发已盈头。乾坤有恨家何在?江汉无情水自流。长乐宫中云气散,朝元阁上雨声收。新蒲细柳年年绿,野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5357141.html
  • 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简释(1)

    ”三字,往往用于诗歌的开头,以加强语气,引起人们的注意,如李白诗《将进酒》:“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”。大师...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”。大师用此三字开头,就是说,您难道没有见到吗!以引起人们的注意。   “绝学无为闲道人&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2458272.html
  •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根本精神——“无我相”

    也说过“一生多少伤心事,不向空门何处销”(《叹白发》),他的许多作品,颇有禅理,妙达象外之旨。王维在《酬张少府》一诗中写道:  “晚年惟好静,万事不关心,自顾无长策,空知返旧林。松风吹解带,山月照弹琴...

    张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458356.html
  • 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

    凤歌笑孔丘。”对儒生亦不屑一顾,《嘲鲁儒》即谓:“鲁叟谈《五经》,白发死章句。问以经济策,茫如坠烟雾。”因此,李白的济世观念,可能更多的是源于道教度人济苦思想的熏染。  综上所述,李白对于佛教思想的接受,只是...

    李小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5758426.html
  • 解读小说《沧桑》中的佛教思想情怀

    ]”他表达了他对人的生命死亡的无可奈何;李白在诗歌中写道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[5] 他在诗歌中流露出人生苦...

    贾鹏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858590.html
  • 金元之际诗僧性英事迹考略

    ,船上八节滩。  安行诗最工,六马呜和鸾。郁郁饥寒忧,惨惨日在颜。  老秦诗最和,平易出深艰。脱身豺虎丛,白发罹茕鳏。  张侯诗最豪,惊风卷狂澜。窍繁天和泄,外腴中己干。  城中崔夫子,老笔郁盘盘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558611.html
  • 苏轼文学与佛家思想

      “宗风嗣阿谁”是禅门的一个公案。有人曾拿这句话问临济宗杨岐派的开创者方会禅师,方会禅师回答说:“有马骑马,无马步行。”意谓杨岐派无固定的路数,随缘而发而已。苏轼此词是说,白发阿婆和妙龄女子都可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858914.html
  • 宗教革命与诗学观念的革新——《坛经》的诗美学意义

    日常生活的优游自得,代替了宗教的修行(如持戒、打坐、念经、参禅)。《池上篇》:“十亩之宅,五亩之园,有水一池,有竹千竿。……有堂有亭,有桥墩有船,有书有酒,有歌有弦,有叟在中,白发飘然,……时引一杯或吟...

    张海沙 马茂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5459582.html
  • 绍洞宗祖业,立默照家风——宏智正觉及其禅法

    《嘉兴藏》三二册,载有正觉采用“五位”家风接机的事略,今录如下。  僧问:“如何是正中偏?”师曰:“云散长空后,虚堂夜月明。”“如何是偏中正?”师曰:“白发老婆羞看镜。”“如何是正中来?”师曰:“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759591.html
  • 义玄祖师简介及其禅风

    有时夺人不夺境,有时夺境不夺人,有时人境俱夺,有时人境俱不夺。"时有僧间:"如何是'夺人不夺境'?"师云:"煦日发生铺地锦,婴孩垂白发如丝。"云"如何是'夺境不夺人?'"师云:"王令已行天下遍,将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83460726.html